汽车座套改装流程
座椅的改装一共分八个过程:拆、制、裁、跑、缝、包、修、装。
一、拆
当工人们接手一辆加装座椅的汽车时,步要做的便是安全的把车上的座椅拆卸下来。这个程序不需要很高的技巧,但对某些车型需要注意安全,比如一些带安全气囊的车,遇到这样的车型,首先要搞清气囊的位置,然后动作尽量放轻,避免出现对气囊的撞击。不过出现气囊暴开的情况,这在加装座椅的过程中是极其罕见的。
座椅拆下以后,还要将原来的绒布套一一拆下,露出座椅内部的海绵。这样,步就算完成了。
二、制
座椅拆卸下来以后,第二步要做的是“制板”,这需要很高的技术。实际上,座椅是否好看、合适、甚至算不算成功,板型的制作是最为关键的一步,只有“板”合适,其他后面的一切才能够成为可能。
技师会根据原车的绒布套、座椅的形状以及座椅海绵的形状,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比较,一步步制作出大小不一的“板”。这个过程非常复杂,也非常费时。一套座椅要几十块“板”来组成。但当“板”次制作成型,以后同样型号的座椅就不需要再进行“制板”了。
三、裁
“裁”就是裁皮,把一整张,按着板型裁成大小不一的小块。这个过程也非常费时,同时也看重技师的技术,有经验的技师知道皮面的挑选以及板型的搭配,所以一个好的裁皮师既可以为老板省出很多费用,同时也能使皮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。
裁皮的方式大约有三种,刀裁、剪裁和机器裁。北京没有机器裁皮,剪裁也很少,一般都以刀裁为主。技师在裁皮的时候,手、脚、身体各个部位都会配合着动作,表情也是最专注的时候,这是个很让人舒服的过程。
四、跑
这个过程很简单。皮子裁好以后,要在皮子里(里外的里)面加一层海绵,海绵要先用机器砸在皮子上,行业内称之为“跑片儿”
五、缝
“缝”就是缝合,把一块一块带有海绵的皮子,按着固定的位置用机器缝合到一起。这是所有程序里最看技术的一项,一般客户要挑的都是皮椅明线是否平直、匀称。所以我们看技工在缝合的时候并不像加工服装那样跑长线,而是“哒哒”“哒哒”一点一点的跑线,要保证皮椅外露的明线平直。这个过程也非常费时,一般会占到整个过程的三分之一左右。
六、包
我们称加工座椅为“包座椅”,这个“包”字就是从这个程序上来的。座椅和其他的东西有很大不同,是不能在座椅表面有褶皱的,要做到这一点,固然和板型是否合适有很大关系,但很厚很硬,再合适的板型也不可能做到一点褶皱也不出,因此当板型不能起作用的时候,包这个过程就开始起辅助作用了。工人们先把已经缝合好的各个部位的套在座椅上,然后通过卡钉、卡条、钢筋、铁丝这些东西来和座椅进行固定,之后再用手进行拍打、抚平等初步整型工作。这个过程下来以后,整个座椅就初具形状了。
七、修
这时候的座椅还是会有一些褶皱,特别是一些形状复杂的座椅,虽然看上去已经非常漂亮了,但为了达到完美,还要进行最后的修饰工作。修饰的工具是烤枪,用烤枪在座椅上的一些死角进行吹烤。这个过程要注意烤枪的温度和烤枪和皮子之间的距离,虽然汽车专用皮都经过专门耐高温处理,但几百度的烤枪如果长时间对着一处来烤,汽车也同样受不了。
八、装
这是最后一道工序了。把已经完成的、近乎完美的、让人不忍下手的座椅一个个的,按原来的方式安装到用户的车里,呼出一口气,站在车边欣赏片刻,对车主说:“您看看还有不满意的地方吗?”然后微笑着,静静等待着车主的赞美。是啊,还有什么比得到客户的赞美更能让每一个员工幸福吗?